尿道损伤确实会出现尿血症状。当尿道因外伤、器械操作或其他原因受损时,黏膜或深层组织破裂可能导致血液混入尿液,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或镜下血尿。出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轻微损伤可能仅少量出血,而严重撕裂或断裂可能导致大量血尿甚至排尿困难。
尿道损伤引起尿血的机制与局部血管破裂有关。尿道黏膜富含毛细血管,外力撞击、结石摩擦或导尿管插入不当均可损伤血管。后尿道损伤常伴随骨盆骨折,出血更为明显。除血尿外,患者可能出现排尿疼痛、尿频或尿潴留。若合并感染,尿液可能呈现血色伴脓液。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如尿道造影或超声,以明确损伤位置和范围。
出现尿血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轻微损伤可通过休息、多饮水及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损伤需手术修复尿道。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压迫尿道,减少二次损伤风险。长期血尿可能导致贫血或尿道狭窄,需定期随访。注意区分尿道损伤与其他血尿病因,如肾炎或肿瘤,确保针对性治疗。及时处理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