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肺炎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医嘱规范用药、适当补充水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充分休息。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肺炎患儿所处环境需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避免冷风直吹。空气流通可降低病原体浓度,减少呼吸道刺激。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干燥空气易加重咳嗽。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防止支气管痉挛。
2.遵医嘱规范用药: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需按剂量、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但避免过量导致出汗脱水。止咳化痰药物应咨询医生后使用,婴幼儿慎用中枢性镇咳药。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3.适当补充水分:发热及呼吸急促会增加水分流失,应少量多次喂温水、母乳或配方奶。充足水分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以免刺激呼吸道。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呼吸超过40次/分或出现鼻翼扇动、胸骨凹陷等需立即就医。注意痰液颜色变化,黄绿色痰可能提示细菌感染加重。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精神萎靡需复查评估。
5.保证充分休息:减少剧烈活动,避免哭闹加重缺氧。睡眠时垫高头部15-30度,缓解呼吸费力。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
护理期间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定期消毒患儿接触的玩具、餐具,家庭成员需勤洗手。若出现拒食、嗜睡或面色发绀等危急表现,应立即送医。恢复后仍需随访,确保肺部炎症完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