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衰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与活动耐量下降以及水肿。具体分析如下:
1.呼吸困难:急性心衰患者常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尤其是在平卧时加重,称为端坐呼吸。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肺泡内液体渗出,影响气体交换。患者可能感到窒息感,需要坐起或站立以缓解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甚至出现濒死感。
2.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心衰患者常出现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是由于肺部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导致液体渗入肺泡,形成泡沫状痰液。痰液呈粉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少量红细胞。这种症状通常伴随呼吸困难,提示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心衰患者常在夜间睡眠时突然惊醒,感到严重的呼吸困难,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肺部淤血加重。患者需要坐起或站立以缓解症状,严重时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4.乏力与活动耐量下降:急性心衰患者常感到明显的乏力和活动耐量下降。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组织。患者可能感到轻微活动即出现疲劳,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这种症状通常伴随其他心衰症状,提示病情进展。
5.水肿:急性心衰患者常出现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水肿通常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能波及全身。患者可能感到下肢沉重、肿胀,按压后出现凹陷。
急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