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检查方法包括询问病史和症状、体格检查、排尿日记记录、尿流动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询问病史和症状:通过详细了解尿失禁的发生频率、诱因、伴随症状及既往病史,初步判断可能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重点询问排尿习惯、液体摄入量、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是否伴有疼痛或感染症状。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盆腔及会阴区域,观察有无器官脱垂或神经损伤表现。女性需进行妇科检查,男性需检查前列腺情况。通过触诊和视诊评估盆底肌功能及尿道支撑结构状态。
3.排尿日记记录:要求记录连续数天的排尿时间、尿量、漏尿次数及饮水情况。通过分析排尿模式、夜间尿量及尿失禁触发因素,辅助判断类型并指导后续检查。
4.尿流动力学检查:通过测量膀胱压力、尿流率及尿道阻力,评估储尿和排尿功能。包括充盈期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等,明确是否存在逼尿肌过度活动或尿道闭合不全。
5.影像学检查:利用超声、X线或核磁共振观察泌尿系统结构,排除肿瘤、结石或解剖异常。膀胱造影可动态观察排尿过程,判断尿道位置及膀胱颈移动度。
检查前需避免过度饮水或服用利尿药物,保持自然排尿状态。部分检查可能需提前排空肠道或暂停特定药物,需遵医嘱准备。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但通常无严重风险。根据初步结果选择进一步检查,综合评估后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