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通常不会导致传染。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炎症,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少数情况与过敏或湿疹有关。这类炎症多因局部环境潮湿、外伤或清洁不当导致,属于局部感染性疾病,一般不具备人际传播的特性。
外耳道炎的常见病因包括游泳后耳道积水、频繁掏耳损伤皮肤、佩戴耳机或助听器时间过长等。细菌性外耳道炎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真菌性外耳道炎则常由曲霉菌或念珠菌引起。症状表现为耳痛、瘙痒、分泌物增多或听力下降。由于病原体仅存在于患者耳道局部,不会通过空气、飞沫或日常接触传播,因此无需隔离。但极少数情况下,若共用不洁挖耳工具或直接接触患者耳部分泌物,可能存在间接传播风险,需避免此类行为。
预防外耳道炎需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周。避免频繁掏耳或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以免损伤皮肤屏障。出现耳部不适时,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滥用滴耳液或抗生素。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细菌性感染多采用抗生素滴耳液,真菌性感染则需抗真菌药物。若耳痛剧烈或伴随发热、耳周肿胀,可能提示感染扩散,需及时干预。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耳部用品,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