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损伤的症状可能包括乏力、食欲下降、呼吸急促、心悸、胸痛或面色苍白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晕厥或心力衰竭表现。由于症状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家长需提高警惕,尤其感冒或病毒感染后出现异常表现时更应重视。
小儿心肌损伤常见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或代谢性疾病,部分患儿发病前有发热、腹泻等前驱感染史。早期症状可能较轻,仅表现为活动量减少或轻微气促,但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心率增快、心脏扩大或心律失常。婴幼儿因表达能力有限,更多表现为拒食、烦躁或嗜睡。诊断需结合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部分病例需进行病原学检测或心肌活检。
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恢复期需保证充足休息,遵循医嘱使用营养心肌药物,并定期复查心功能。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部分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引发不良反应。预防方面需重视疫苗接种,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感冒后若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需及时排查心肌损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