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放屁增多是正常现象,主要与艾灸促进气血运行、加速胃肠蠕动有关。艾灸的热力作用可温通经络,刺激穴位,帮助体内气机顺畅流通。当胃肠功能被激活后,积存的气体更容易排出,表现为排气频率增加。
艾灸通过热力渗透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中脘等,直接影响脾胃功能。胃肠蠕动加快后,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推动肠道内滞留的气体向下运行。部分人群脾胃虚寒或长期饮食不节,体内本就存在湿浊积滞,艾灸后阳气升发,促使这些病理产物以排气形式外排。艾灸过程中放松的状态可能使人体更敏感地感知肠道活动,主观上觉得放屁次数变多。
进行艾灸时需注意控制灸量和时间,避免过度温热导致上火或灼伤皮肤。饭后一小时再进行艾灸,空腹或过饱均可能加重胃肠不适。若排气伴随腹痛、腹泻等异常症状,应暂停艾灸并咨询医师。体质湿热或阴虚火旺者需谨慎选择艾灸穴位,必要时配合其他调理方法。艾灸后适当饮用温水,避免立即进食生冷油腻食物,有助于平稳过渡气机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