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时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适当使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缓解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感冒时呼吸道黏膜干燥,多饮水能稀释痰液并促进代谢。母乳喂养的婴儿需增加哺乳次数,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适当饮用温开水或米汤。水分不足可能导致脱水,加重发热或咳嗽症状。
2.适当使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婴幼儿鼻塞时可用医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操作时需固定头部避免误伤,每日不超过3次。过度清理可能刺激鼻黏膜,反而引发肿胀。
3.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持室温20-24℃、湿度50%-60%有利于呼吸道恢复。使用加湿器需每日换水,避免滋生微生物。干燥空气会加剧咳嗽,高温环境可能诱发高热。
4.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缓解症状: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禁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制剂。咳嗽明显时可用蜂蜜水润喉1岁以上,严禁自行使用镇咳药。药物过量可能损伤肝肾。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进食量及精神状态,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或嗜睡需立即就医。普通感冒病程约7天,超期未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感冒期间避免接触烟雾或冷空气,衣物需透气吸汗。饮食以易消化为主,暂停添加新辅食。未满3个月婴儿发热应及时就诊,不可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