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和粉尘、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按时服药并完成疗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原体浓度,降低感染风险。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直接吹风。空气流通还能缓解呼吸不畅,但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病情。通风时可将患儿暂时移至其他房间,待室温恢复后再返回。
2.避免接触烟雾和粉尘:烟雾和粉尘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和呼吸困难。家中禁止吸烟,远离厨房油烟。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前往粉尘多的场所。被褥衣物定期晾晒,减少尘螨滋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但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
3.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热和呼吸加快会增加水分流失,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淡盐水。充足水分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避免饮用含糖饮料,以免生痰。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
4.按时服药并完成疗程: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即使症状好转也不可中断。记录服药时间,避免漏服。药物需妥善存放,注意保质期。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变化,警惕持续高热或体温骤降。注意呼吸频率和节律,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需立即就医。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嗜睡或拒食提示病情加重。记录咳嗽特点和痰液性状,出现铁锈色痰或血丝及时报告。
患儿衣着宜宽松透气,避免过度包裹。恢复期减少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定期复诊评估恢复情况,不可自行判断痊愈。接触患儿后需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疫苗接种可降低肺炎发生风险,按时接种相关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