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动性耳鸣可以通过针灸治疗缓解症状。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耳部血液循环,对部分与血管异常或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的搏动性耳鸣患者具有一定效果。临床观察显示,针灸能减轻耳鸣响度,尤其对伴随焦虑、失眠的病例效果更显著。
针灸治疗搏动性耳鸣主要选取耳周及远端穴位,如听宫、翳风、太溪等,结合辨证配穴。肝阳上亢型加太冲,肾虚型加肾俞,通过平肝潜阳或补益肾精来调节内在失衡。部分研究认为,针灸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异常搏动信号传导或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发挥作用。疗程通常需10-15次,配合电针或艾灸可增强疗效。需注意,针灸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耳鸣效果有限,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接受针灸治疗前需排除颅内肿瘤、动脉瘤等严重病变。治疗期间避免劳累、情绪波动及高盐饮食,以防血管痉挛加重症状。晕针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孕妇禁用耳周穴位刺激。若治疗2-3个疗程无效,应及时转诊至耳鼻喉科或神经科进一步评估。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针刺引发感染或气胸等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症状加重,通常24小时内自行缓解,持续不适需中止治疗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