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水样腹泻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滥用止泻药物、注意臀部清洁防止皮肤破损、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水样腹泻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能有效补充钠、钾等成分,纠正脱水状态。配制时需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少量多次喂服。若出现呕吐可暂停10分钟后继续尝试,严重脱水需立即就医。
2.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腹泻期间肠道功能减弱,应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母乳喂养可继续,奶粉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选择米汤、稀粥等,避免生冷或粗纤维食物刺激肠道。
3.避免滥用止泻药物:儿童肠胃功能尚未完善,盲目使用止泻药可能抑制病原体排出,加重病情。尤其感染性腹泻需优先排出毒素,而非强行止泻。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服用成人药物。
4.注意臀部清洁防止皮肤破损:频繁排便易刺激皮肤,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轻柔擦干,涂抹护臀霜隔离刺激。使用透气棉质尿布,及时更换,避免摩擦导致红肿或溃烂。
5.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脱水程度可通过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判断。若持续6小时无尿、嗜睡或烦躁不安,提示重度脱水需紧急处理。同时监测体温,警惕伴随发热的感染性腹泻。
腹泻期间需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未明确病因前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家庭护理无效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尤其伴随血便、持续呕吐或高热时不可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