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可能对卵巢功能产生一定影响。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炎症累及卵巢组织,可能引发卵巢炎或输卵管卵巢脓肿,进而干扰卵泡发育、排卵及激素分泌功能。急性期未及时治疗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炎,可能造成卵巢周围粘连、血流减少,长期可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盆腔炎对卵巢功能的损害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病原体直接侵袭卵巢组织时,炎性反应会破坏卵泡颗粒细胞,影响雌激素合成能力。炎症引发的局部微环境改变可能加速原始卵泡耗竭,降低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输卵管卵巢脓肿形成后,即使经抗生素治疗,约15%-20%的患者会出现卵巢体积缩小、窦卵泡数减少的情况。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盆腔广泛粘连,可能限制卵巢活动度,机械性压迫影响卵泡生长。临床数据显示,约30%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存在盆腔炎病史,其中卵巢功能减退是重要因素之一。
确诊盆腔炎后需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避免炎症慢性化。超声监测卵巢储备功能时,若发现AMH水平异常下降或窦卵泡计数减少,建议联合生殖内分泌科评估。计划妊娠者应优先处理盆腔粘连,炎症控制后6个月内受孕几率较高。日常需注意避免盆浴、经期性生活等感染风险行为,每年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微生态检测。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排卵障碍等症状时,需排查卵巢功能受损可能,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