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避孕药期间出现出血现象,通常可以继续用药,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避孕药引起的突破性出血属于常见副作用,尤其是服用初期或更换药物类型时,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只要出血量较少点滴状或轻微褐色分泌物,且无严重不适,通常无需停药。但若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或伴随腹痛、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发挥避孕作用。部分女性因个体差异,激素水平未完全稳定时,子宫内膜可能出现不规则脱落。短效避孕药使用者可先观察1-2个周期,多数情况下出血会逐渐减少。若持续发生,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漏服或体质不适应有关,需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更换药物类型如从单相片改为三相片或补充雌激素。长效避孕药或紧急避孕药引起的出血,通常停药后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漏服或随意调整剂量。出血期间需记录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吸烟者、高血压或血栓病史人群应警惕异常出血,可能与药物禁忌相关。服药期间若出现剧烈腹痛、大量鲜红色出血或血块,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妇科疾病。避孕药不能自行长期服用,每年需复查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紧急避孕药一年内使用不超过3次,反复使用可能加重内分泌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