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旺盛是中医常见证候,主要表现为情绪与生理上的亢奋失调。常见症状包括头晕目赤、耳鸣如潮、口苦咽干、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胁肋灼痛、小便短赤或便秘。
肝火旺盛的根源多与情志不畅、压力过大或长期熬夜相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当气机郁滞化火,会引发上述症状。情绪波动时症状通常加重,如突然暴怒后头痛加剧,或夜间辗转难眠伴多梦易醒。生理上,肝火上行可致面红耳赤,火热伤津则出现口干舌燥;若影响脾胃功能,还可能伴随反酸嗳气。女性可能出现月经提前、经量增多等异常。
调理肝火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等,适当食用绿豆、苦瓜等清热食材。保持规律作息尤为重要,夜间11点前入睡有助于肝经修复。情绪管理是关键,可通过冥想、散步等方式疏解压力。若症状持续或伴随体重骤减、持续高热等,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应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服用清肝泻火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