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急性膀胱炎出现尿血属于较严重的症状,通常提示膀胱黏膜存在明显炎症或损伤。尿血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但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不会造成长期损害。
急性膀胱炎尿血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病原体侵袭膀胱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除尿血外,常伴随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若尿血呈鲜红色或伴有血块,可能提示黏膜损伤较重,需警惕是否合并其他泌尿系统问题,如结石或肿瘤。部分患者可能因剧烈炎症出现发热、腰背酸痛,此时需排除是否累及肾脏。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升高,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
出现尿血需立即就医,避免拖延导致感染扩散。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期间需多饮水冲刷尿道,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憋尿、久坐等加重充血的行为。若治疗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腰痛,需复查排除肾盂肾炎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或孕妇出现尿血应格外重视,可能存在更高风险。日常注意私处清洁,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可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