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的症状包括疼痛、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脊髓压迫症常引发局部或放射性疼痛,疼痛部位与受压节段相关,可能表现为钝痛、刺痛或烧灼感。疼痛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咳嗽或打喷嚏可能诱发疼痛加剧。疼痛范围可能沿神经根分布,如颈椎压迫导致上肢疼痛,腰椎压迫引起下肢疼痛。疼痛程度与压迫进展速度相关,急性压迫疼痛更剧烈。
2.运动功能障碍:受压脊髓节段以下可能出现肌力减退或瘫痪,早期表现为肢体乏力、活动不灵活。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痉挛性瘫痪或弛缓性瘫痪,取决于压迫部位和程度。上肢或下肢肌肉萎缩可能伴随长期压迫。步态异常如拖行、剪刀步态常见于胸腰段压迫。
3.感觉异常:常见症状包括麻木、针刺感、蚁走感或冷热觉减退。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分布,与受压脊髓节段对应。可能出现感觉分离现象,如痛温觉消失而触觉保留。严重压迫可能导致完全性感觉丧失。感觉异常通常从远端向近端发展。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或尿失禁,便秘或大便失禁也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如勃起困难或性欲减退较常见。皮肤营养改变如干燥、脱屑或溃疡可能发生。血压波动和排汗异常提示交感神经受累。
5.反射异常:受压节段以下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或减弱,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浅反射如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脊髓休克期可能出现反射完全消失。反射变化有助于定位压迫节段。
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影像学检查对明确压迫部位和程度至关重要。治疗方案需根据压迫原因和严重程度制定。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定期随访可监测病情变化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