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宝宝吐清水,多见于生理性因素、积食、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呼吸感染等,详情如下:
1.生理性因素。宝宝目前还比较小,唾液分泌旺盛,但是口腔浅不能够及时吞咽,就会导致吐清水,无需特殊处理。
2.积食。暴饮暴食、腹部着凉等,大量食物在胃内滞留会引起积食,胃肠功能紊乱,可能有吐酸水的表现。家长注意孩子饮食需要清淡易消化,避免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遵医嘱使用保和丸或者枳实导滞丸等药物改善症状。
3.消化不良。可能是过多给宝宝喂奶,而宝宝消化能力比较弱,若不能够及时消化吸收,会长时间停留在胃内,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会引起吐清水。要避免过多喂奶,并适当对腹部进行按摩和热敷,可缓解症状。必要时可服用益生菌调理,例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4.胃食管反流。目前宝宝胃仍然属于水平状态,贲门口也比较松弛,如果宝宝喂奶之后没有拍嗝,将宝宝直接放下,就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在喂奶后应进行拍嗝,而且放下时尽量侧卧。
5.呼吸道感染。宝宝抵抗力较差,无法阻挡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入侵呼吸系统,可能诱发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常频繁用舌头外推分泌物,有吐泡泡、流口水的表现。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伪麻分散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例如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胃溃疡等。若伴随着宝宝哭闹、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