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中白细胞与白细胞酯酶的区别在于检测对象不同、检测方法不同、敏感度不同、临床意义不同、结果解读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检测对象不同:白细胞直接反映尿液中实际存在的白细胞数量,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白细胞酯酶是检测白细胞释放的酶类物质,属于间接反映白细胞存在的指标。白细胞检测更直观,但受留尿时间影响较大。白细胞酯酶检测稳定性较好,但无法区分白细胞是否完整存活。
2.检测方法不同:白细胞通常采用尿沉渣镜检法,需要离心尿液后人工观察。白细胞酯酶通过试纸条化学法检测,利用酶促反应显色判断结果。镜检法操作复杂但结果准确,试纸条法快捷但可能受其他物质干扰。两种方法常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性。
3.敏感度不同:白细胞酯酶对中性粒细胞敏感度较高,微量即可检出。白细胞镜检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观测到。白细胞酯酶可能出现假阳性,如阴道分泌物污染。白细胞镜检假阳性较少,但留尿时间长可能导致细胞溶解漏检。
4.临床意义不同:白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白细胞酯酶阳性更倾向于急性炎症反应,尤其是细菌性感染。两者同时阳性时诊断价值更高。单纯白细胞酯酶阳性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5.结果解读不同:白细胞数量通常以每高倍视野个数报告,数值与病情相关。白细胞酯酶以定性结果为主,分阴性、弱阳性、阳性等级别。白细胞异常需排除月经污染等因素。白细胞酯酶异常需考虑试纸条有效期及操作规范。
尿液标本应新鲜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留取中段尿以减少污染。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大量饮水。女性经期不宜进行尿检。服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结果,需提前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