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宝宝得佝偻病需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增加日光照射时间、调整饮食结构、定期监测血钙和骨代谢指标、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钙吸收的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佝偻病主要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制剂,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同时配合钙剂补充,选择适合婴幼儿吸收的剂型,避免过量引起便秘或结石。
2.增加日光照射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每天安排10-15分钟日光浴,选择上午或傍晚阳光较弱时段,暴露四肢和面部,注意避免晒伤。阴雨季节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或通过其他方式弥补。
3.调整饮食结构:逐步添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如蛋黄、肝泥、乳制品等。母乳喂养的宝宝需保证母亲营养充足,必要时母亲也需补充维生素D。辅食添加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
4.定期监测血钙和骨代谢指标:治疗期间需每1-2个月复查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若出现异常需及时调整方案,严重者需结合X线检查观察骨骼修复情况。
5.避免长期使用影响钙吸收的药物:某些抗惊厥药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干扰维生素D代谢,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用药必要性,必要时增加监测频率或调整剂量。
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骨骼发育情况,出现多汗、烦躁或骨骼畸形加重应及时就医。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环境安全,避免因骨骼软化导致意外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