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者可以通过抗病毒药物和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病毒危害。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配合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多数患者可实现长期病毒学控制,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
合理饮食对辅助控制乙肝病毒至关重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有助于肝细胞修复,但需避免过量增加肝脏负担。新鲜蔬果中的维生素C、E及硒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肝脏炎症。全谷物和膳食纤维能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需严格禁酒,酒精会加速肝损伤进程。高糖高脂食物可能诱发脂肪肝,与乙肝病毒协同加重病情,需控制摄入量。
乙肝病毒感染者应避免自行服用保肝保健品,部分成分可能与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所有治疗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注意食品卫生,生熟分开,防止合并其他肝炎病毒交叉感染。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避免过度劳累。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母婴传播阻断需在孕期严格遵循医学建议,新生儿出生后需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