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草的茎和叶在药用效果上各有侧重,通常认为叶部的药效更为显著。叶部含有较高浓度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等,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方面效果突出。茎部则更多用于外敷或辅助治疗,其纤维质结构适合捣碎后外用。
从传统应用来看,猫眼草叶常用于内服,针对痈肿疮毒、淋巴结核等病症。现代研究也显示,叶的提取物对某些炎症和细菌感染有较强抑制作用。茎部虽药效稍弱,但因其质地坚韧,常被制成外用药膏或煎水熏洗,对皮肤湿疹、跌打损伤有一定缓解作用。不同地区用法可能差异较大,部分民间验方会茎叶同用以增强疗效。
使用猫眼草需严格注意毒性问题。新鲜植株汁液可能刺激皮肤,内服必须经炮制或配伍以降低毒性。孕妇、体虚者禁用,误食过量可能导致呕吐或黏膜损伤。建议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采摘野生品种。茎叶的干燥方式及储存条件也会影响药效,需避潮防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