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脂肪肝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黄疸、乏力嗜睡、凝血功能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恶心呕吐:妊娠期脂肪肝早期常见症状为持续性恶心呕吐,与普通孕吐不同,症状更为剧烈且难以缓解。呕吐物可能带有胆汁或血丝,伴随食欲显著下降。由于肝功能受损,消化系统代谢异常,导致胃部不适感加重。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早孕反应而延误就诊。
2.右上腹疼痛:肝脏因脂肪浸润迅速增大,牵拉肝包膜引发钝痛或胀痛,疼痛集中于右上腹或剑突下。可能伴随肝区叩击痛,严重时疼痛放射至肩背部。随着病情进展,肝脏肿大可触及,但需与胆囊疾病鉴别。
3.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是肝功能严重障碍的表现,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黄疸通常出现在疾病中后期,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可能变浅。黄疸程度与肝损伤正相关,需警惕胆汁淤积并发症。
4.乏力嗜睡:由于能量代谢紊乱及毒素堆积,患者出现极度疲乏、精神萎靡,甚至意识模糊。肝性脑病前期可表现为昼夜颠倒的嗜睡症状,伴随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减退。
5.凝血功能障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皮下瘀斑、牙龈出血或针眼渗血。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产后大出血,实验室检查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妊娠期脂肪肝进展迅速,一旦出现可疑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高脂饮食,严格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分娩是终止疾病发展的关键措施,需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时机终止妊娠。定期检测肝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警惕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