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腰椎压缩性骨折需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卧床休息配合硬板床使用、佩戴支具保护腰椎稳定、药物缓解疼痛并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腰椎压缩性骨折需通过影像检查评估骨折严重程度及是否涉及神经损伤。轻度骨折可能保守治疗,重度或伴随神经症状需考虑手术干预。医生会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制定方案,避免延误导致畸形愈合或慢性疼痛。
2.卧床休息配合硬板床使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选择硬板床减少脊柱压力。翻身时保持躯干整体转动,避免腰部扭转。长期卧床需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可定时轻柔活动四肢。
3.佩戴支具保护腰椎稳定:疼痛缓解后需定制医用支具固定腰部,限制脊柱前屈动作,防止骨折加重。支具需每日佩戴6-8周,逐步减少依赖。选择透气材质,避免皮肤磨损。
4.药物缓解疼痛并预防并发症:非甾体抗炎药或镇痛药可短期控制疼痛,严重者可联合神经阻滞。同时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使用通便药物预防便秘。需监测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
5.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功能:骨折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训练,如腰背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后期加入桥式运动、坐位平衡练习,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
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跌倒或提重物。饮食应富含蛋白质和钙质,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困难等异常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