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宫腔感染的预防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早性生活、规范使用卫生用品、及时排空膀胱、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外阴清洁:产后恶露排出期间,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更换卫生巾频率应不低于每4小时一次,防止细菌滋生。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处细菌带入阴道。若存在会阴侧切或撕裂伤口,需按医护指导进行消毒处理。
2.避免过早性生活:产后子宫及宫颈处于恢复期,过早性行为可能将外界病原体带入宫腔。建议至少产后6周经医生评估确认恢复情况后再考虑同房。期间需注意双方清洁,必要时使用避孕套降低感染风险。
3.规范使用卫生用品: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卫生巾,避免使用内置式棉条或护垫。更换时注意手部清洁,拆封后未使用的卫生巾需密封存放。若出现恶露异味或异常增多,应立即就医排查感染可能。
4.及时排空膀胱:产后膀胱功能可能暂时减弱,但憋尿易导致尿潴留,增加细菌逆行感染风险。应每2-3小时主动排尿一次,即使无尿意也需尝试。多饮水可稀释尿液,减少尿道刺激。
5.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存在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高危因素的产妇,医生可能预防性开具抗生素。需严格按剂量和时间服用,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哺乳期用药需明确告知医生,避免影响婴儿健康。
产后身体恢复期间需密切观察体温、恶露性状及腹痛情况。出现发热、恶露发臭或持续出血应及时就诊。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保持适度活动促进宫缩,但避免提重物或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超声了解宫腔恢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