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无法通过其他检查明确肝脏病变性质、评估慢性肝病进展程度、监测治疗效果、鉴别黄疸原因、排查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时需要做肝活检。具体分析如下:
1.无法通过其他检查明确肝脏病变性质:当血液化验或影像学检查结果存在矛盾或无法确诊时,肝活检能直接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相似,仅凭血液指标难以区分,此时需依赖活检结果明确诊断。活检可观察到肝细胞坏死程度、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评估慢性肝病进展程度:慢性乙肝、丙肝或脂肪肝等疾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通过活检可精确判断肝纤维化分期,指导抗病毒或抗纤维化治疗。例如乙肝患者若活检显示显著纤维化,即使肝功能正常也需积极干预。活检结果比无创检查更能反映肝脏实际损伤情况。
3.监测治疗效果:部分肝病需长期用药,活检能评估药物是否有效。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需通过活检确认炎症是否缓解。若治疗无效需调整方案,避免盲目用药延误病情。
4.鉴别黄疸原因:黄疸可能由胆汁淤积、肝炎或胆管阻塞引起。活检可区分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病毒性肝炎。例如碱性磷酸酶升高伴黄疸时,活检能发现胆管损伤或肝内胆汁淤积特征,明确病因。
5.排查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影像学发现肝脏肿块但无法确定良恶性时,活检是金标准。例如甲胎蛋白轻度升高的患者,若活检显示肝细胞异型增生,可早期确诊肝癌。对于疑似转移性肿瘤,活检能识别原发灶来源。
肝活检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前评估凝血功能,排除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出血倾向。术后卧床观察,警惕出血或胆瘘等并发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经皮、经颈静脉或腹腔镜途径,确保安全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