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在中医治疗中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扶正祛邪等方法进行调理。中药治疗百日咳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轻重和体质差异选用不同方剂,旨在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
中医认为百日咳多因外感风邪、痰热壅肺或肺脾气虚所致。初期以宣肺解表为主,常用麻黄、杏仁、桑白皮等药物疏风宣肺;痰热壅肺阶段可选用黄芩、浙贝母、瓜蒌等清热化痰;后期若出现气阴两虚,可加用沙参、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经典方剂如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或止嗽散等,需在医师指导下随证加减。百部、款冬花、紫菀等单味药也有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可配合使用。
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呼吸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冷空气或异味刺激。中药需煎煮得当,儿童用药剂量需严格遵医嘱。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或抽搐等重症表现,应及时就医,不可单纯依赖中药延误治疗。百日咳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隔离至咳嗽症状消失,密切接触者需做好防护。中药调理的同时可结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