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炎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严格戒酒并避免伤肝药物、保持清淡饮食和充足休息、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传染。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肝炎类型多样,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病毒性肝炎可能需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需免疫调节治疗。盲目用药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延误病情。医生会根据肝功能损伤程度制定方案,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2.严格戒酒并避免伤肝药物:酒精代谢直接损害肝细胞,加重炎症。部分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需经肝脏分解,滥用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必须停药或换药时需医生指导,避免合并用药引发毒性反应。
3.保持清淡饮食和充足休息:高脂高糖饮食增加肝脏代谢压力,应以优质蛋白、维生素为主,如鱼肉、豆制品和新鲜果蔬。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利于肝细胞修复,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肝功能恶化。
4.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动态反映肝脏状态,病毒性肝炎患者还需监测病毒载量。复查频率根据病情调整,稳定期每3-6个月一次,急性期需缩短间隔。指标异常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传染:甲肝、戊肝通过消化道传播,需分餐消毒餐具;乙肝、丙肝避免血液和体液接触。家庭成员应接种疫苗,感染者不共用剃须刀等物品。
肝炎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焦虑抑郁可能影响免疫调节。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夜间肝脏血流增加利于修复。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应立即就诊,不可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