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可能引发肺炎、脑炎、中耳炎、角膜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具体分析如下:
1.肺炎:麻疹病毒可直接侵犯肺部或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肺部炎症。患者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呼吸衰竭危及生命。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显示斑片状阴影。治疗需结合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重症患者需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
2.脑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急性脑炎,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抽搐。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增多,影像学显示脑水肿。部分患者遗留智力减退、癫痫或肢体瘫痪,需长期康复治疗。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反应。
3.中耳炎:儿童多见,因病毒或细菌感染鼓室及咽鼓管。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鼓膜充血或穿孔。未及时治疗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影响听力发育。治疗以抗生素滴耳液和口服药物为主,穿孔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4.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导致畏光、流泪、视力模糊,角膜表面出现溃疡或混浊。继发感染可能引发角膜穿孔,永久性视力损害。局部使用抗病毒眼药水和促进修复的凝胶,避免揉眼加重损伤。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罕见但致命,麻疹病毒潜伏数年后复发,逐渐破坏脑组织。初期表现为性格改变、学习能力下降,后期进展为肌阵挛、痴呆直至昏迷。脑电图显示周期性异常波,目前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支持为主。
感染麻疹后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尤其关注呼吸、神经及眼部异常。及时就医可降低后遗症风险,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康复期应加强营养,避免劳累诱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