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草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尤其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皮肤病等。其有效成分能够镇痛、消炎,但需严格掌握用法用量,避免中毒风险。
断肠草的主要活性物质为钩吻素类生物碱,具有神经抑制作用,可缓解疼痛并抑制炎症反应。在民间,断肠草外敷可治疗皮肤溃疡或疥癣,内服则需极其谨慎,仅限经验丰富的医师指导使用。现代断肠草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毒性极强,误服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必须避免自行尝试。
使用断肠草需格外注意安全。任何未经专业处理的根、茎、叶均含有剧毒,误食少量即可致命。煎煮或炮制过程稍有不慎,也可能导致中毒。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者严禁接触。若需药用,必须由合格中医师开具处方,并严格控制剂量。出现中毒症状如呕吐、眩晕、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储存时应远离食品和儿童接触范围,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