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未取中段尿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中段尿指排尿过程中间阶段的尿液,其成分相对稳定,受尿道口污染物干扰较少。若直接采集初始或末端尿液,可能混入尿道分泌物、细菌或外部杂质,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尤其对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测项目影响显著。
中段尿的采集方法需遵循规范流程。排尿初期约1-2秒的尿液应弃去,随后用无菌容器接取中段部分,最后剩余的尿液同样不纳入样本。这一操作能最大限度减少前段尿冲刷尿道时的污染风险,确保检测反映真实的泌尿系统状况。例如,尿蛋白、红细胞或白细胞检测若受污染,可能误判为肾炎或尿路感染。对于细菌培养,非中段尿可能混杂尿道定植菌,干扰真实病原体的鉴定。
注意事项包括采集前清洁外阴,避免月经期检测,容器需无菌且密封。若已误采非中段尿,应如实告知医生,必要时重新取样。特殊情况下,如婴幼儿或行动不便者,可调整采样方式,但需在医嘱下进行。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或大量饮水,以防稀释尿液或引入生理性蛋白尿。医疗机构应明确标注采样指导,确保患者正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