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朵上的小孔通常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称为耳前瘘管。大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只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若小孔出现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则需就医处理,避免感染加重。
耳前瘘管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细小管道,多数位于耳轮脚前方。小孔通常无症状,不影响听力或健康。平时注意避免挤压或刺激,防止细菌进入引发感染。若小孔周围发红、肿胀或流出脓液,提示可能存在感染,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药膏或口服药物,严重感染时需切开引流。反复感染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瘘管,彻底解决问题。
日常护理中避免用手触摸或抠挖小孔,洗澡后及时擦干耳周水分。发现异常分泌物或红肿时,不要自行挑破或涂抹偏方,以免加重感染。定期观察小孔变化,尤其宝宝哭闹或抓挠耳朵时需警惕感染可能。就医时选择正规医院儿科或耳鼻喉科,确保专业诊断和处理。手术切除需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术后保持伤口清洁,遵医嘱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