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药常见的有止咳糖浆、化痰口服液、中成药冲剂、雾化吸入剂、贴敷类外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止咳糖浆:止咳糖浆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或局部麻醉呼吸道黏膜缓解咳嗽,适用于干咳或刺激性咳嗽。常用成分包括右美沙芬等中枢镇咳药,以及甘草流浸膏等天然成分。部分糖浆含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需遵医嘱使用。
2.化痰口服液:化痰口服液通过稀释痰液或促进纤毛运动帮助排痰,适用于痰多黏稠的情况。主要成分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黏蛋白,中药成分如桔梗、远志也有类似作用。使用时应避免与强力镇咳药同服,以免痰液滞留。
3.中成药冲剂:中成药冲剂多由麻黄、杏仁、枇杷叶等中药组方,通过宣肺止咳、清热化痰发挥作用。需辨证使用,风寒咳嗽宜用通宣理肺类,风热咳嗽宜用桑菊感冒类。部分冲剂含蜂蜜,糖尿病患者慎用。
4.雾化吸入剂:雾化吸入剂直接作用于气道,常用布地奈德等激素减轻炎症,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痉挛。需配合雾化器使用,注意用药后漱口以防口腔真菌感染。
5.贴敷类外用药:贴敷类外用药如止咳贴含薄荷脑、樟脑等挥发成分,通过皮肤吸收刺激穴位或局部清凉感缓解咳嗽。适用于皮肤无破损处,婴幼儿需警惕过敏反应。
咳嗽药需根据症状和年龄选择,避免自行混用。含麻黄碱类成分可能引起心悸,长期使用激素需监测副作用。中药需辨证施治,外用药避开眼口鼻。咳嗽持续超一周或伴发热、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