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寄生虫感染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皮肤瘙痒或皮疹、体重下降、疲劳乏力、肛门周围不适。具体分析如下:
1.腹痛腹泻:寄生虫在肠道内活动可能引发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伴随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黏液。部分情况可见粪便中混入虫体或虫卵,肠黏膜受刺激后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
2.皮肤瘙痒或皮疹:某些寄生虫幼虫在皮下移行时会产生机械性刺激,引发局部红疹、荨麻疹或游走性隆起。钩虫等通过皮肤侵入时,接触部位可能出现丘疹伴剧烈瘙痒,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3.体重下降:寄生虫长期消耗宿主营养,导致食欲不振或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患者虽正常进食但逐渐消瘦,严重时出现贫血、面部浮肿,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4.疲劳乏力:寄生虫代谢产物或虫体死亡后释放毒素,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反应。表现为持续倦怠、头晕嗜睡,部分患者伴随低热,活动后症状尤为明显。
5.肛门周围不适:蛲虫等夜间在肛周产卵可引发剧烈瘙痒,抓挠后易继发感染。儿童常见睡眠不安、磨牙,女性可能因虫体移行至外阴出现尿频或分泌物异常。
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粪便或血液,避免自行服用驱虫药。保持饮食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饭前便后彻底清洁双手。儿童需定期剪短指甲,避免搔抓肛周皮肤。接触土壤或宠物后应加强消毒,疫区旅行后建议进行寄生虫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