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或细胞样本,以诊断疾病性质、类型及严重程度的医学检测手段。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检查能够明确病变的良恶性、分期分型,为治疗方案提供精准依据。其核心在于通过形态学分析,结合免疫组化、分子检测等技术,揭示疾病本质。
病理检查通常分为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两大类。组织病理学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块,经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成玻片,由病理医师观察组织结构异变。细胞病理学则主要针对脱落细胞或细针穿刺样本,如宫颈刮片、胸腹水涂片等,用于早期筛查或诊断。特殊情况下需辅以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或基因检测,进一步鉴别疑难病例。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可在手术过程中即时判断病变性质,指导手术范围。报告内容涵盖病变描述、诊断结论及预后评估,部分需多学科会诊确认。
样本质量直接影响检查准确性。活检或手术取材需避开坏死区域,确保足够体积并及时固定。患者需如实提供病史、影像学资料及既往病理结果,避免漏诊误诊。部分检查需空腹或停药准备,需提前与医生沟通。病理报告解读需结合临床,患者不可自行猜测结果。特殊类型肿瘤可能需多次取材或加做检测,耐心配合有助于明确诊断。检查后妥善保管报告原件,复诊时携带完整资料。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样本标识、保存规范,防止交叉污染或信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