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中耳炎常用药物包括抗真菌滴耳液、口服抗真菌药、局部清洁护理、中药制剂、辅助消炎药物。具体分析如下:
1.抗真菌滴耳液:霉菌性中耳炎首选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克霉唑滴耳液或制霉菌素滴耳液,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真菌生长。使用时需将药液滴入外耳道并保持体位数分钟,确保药物充分接触患处。疗程通常持续1至2周,症状缓解后仍需巩固数天以防复发。
2.口服抗真菌药:对于局部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或氟康唑。这类药物通过全身吸收发挥作用,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与疗程,避免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液指标以确保安全性。
3.局部清洁护理:治疗前需彻底清理耳道分泌物及真菌团块,可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冲洗。保持耳道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清洗后避免进水或使用棉签过度掏挖,防止黏膜损伤加重感染。
4.中药制剂:部分中药如黄柏、苦参等具有抗真菌作用,可制成滴耳液或熏洗剂辅助治疗。中药多通过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缓解症状,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5.辅助消炎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可短期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但需严格区分真菌与细菌感染,滥用抗生素可能加重真菌繁殖。瘙痒或疼痛明显时可配合抗组胺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
治疗期间避免耳道潮湿,游泳或洗头时使用防水耳塞。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耳道情况,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