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验血单看黄疸

验血单看黄疸主要看胆红素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血常规部分指标、溶血相关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胆红素相关指标: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是黄疸的重要标志。如果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多为溶血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结石、胆管癌等阻塞胆管,胆汁排泄不畅导致。而肝细胞性黄疸时,直接和间接胆红素往往都升高,像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

2.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在肝细胞性黄疸时,这些酶通常会升高,因为肝细胞受损时,细胞内的转氨酶会释放入血。如果黄疸伴有ALT、AST显著升高,提示肝脏存在炎症或损伤,可能是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引起。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也可辅助判断肝脏功能状态,肝脏疾病导致黄疸时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等情况。

3.血常规部分指标: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等对黄疸的判断有一定意义。如果红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同时伴有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是溶血性黄疸。因为红细胞破坏增多时,血红蛋白分解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另外,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在黄疸病因判断中也有作用,例如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存在感染因素导致的黄疸,如胆囊炎、败血症等引起的黄疸可能伴有白细胞的异常变化。

4.溶血相关指标:对于怀疑溶血性黄疸的患者,会检查一些溶血相关指标,如网织红细胞计数、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等。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以代偿溶血导致的红细胞减少,是溶血性黄疸的一个重要表现。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降低也多见于溶血情况,因为溶血时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结合珠蛋白会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结合珠蛋白降低,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5.肝炎病毒标志物:如果考虑肝细胞性黄疸可能由病毒性肝炎引起,需要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如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肝抗体等。如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可能是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黄疸;丙肝抗体阳性则提示可能存在丙肝病毒感染。这些标志物有助于明确黄疸是否由特定的肝炎病毒感染引起,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查看验血单判断黄疸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等因素。不同疾病导致的黄疸可能存在多种指标的变化,不能仅凭单一指标下结论。同时,检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必要时需要复查或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

2025-02-09 浏览 15
相关文章

验血单怎么看宫外孕

王少为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验血单不能确诊是宫外孕,验血单只能看是不是怀孕,需要做动态检查才能确定是否是宫外...

孩子猩红热验血指标看哪项

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黄疸验血检查结果指数是多少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疸验血主要看血清总胆红素值,一般来说,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参考值为3.4-17....

怀孕验血报告单怎么看

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怀孕验血报告单主要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孕酮水平、血常规指标、甲状腺功能、肝...

早孕验血报告单的数值怎么看

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早孕验血报告单的数值主要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孕酮水平、雌二醇水平、甲状腺功...

怀孕验血报告单应该怎么看

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怀孕验血报告单主要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孕酮数值、血常规指标、甲状腺功能检测...

抽血验孕需要挂号吗

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抽血验孕是否需要挂号,取决于具体的医疗机构和流程。通常情况下,抽血验孕需要先挂号...

孕检验血报告单怎么看

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孕检验血报告单主要看激素水平是否正常、血常规指标是否稳定、凝血功能有无异常、肝功...

贫血怎么看化验单

陈艳荣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贫血可以通过观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等项目数值看化验单。详情...

血常规哪项看黄疸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这一项可辅助看黄疸。黄疸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红细胞破坏过多,血红蛋...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没有更多了

杏林普康

客服电话:0756-7770907  客服微信:yswx066 客服邮箱:kangpuyun@xinglinpukang.com © 2025, XINGLINPUK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19003116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全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

在线预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