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道炎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发现异常,但无法直接确诊。尿常规能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若结果显示白细胞升高或存在脓细胞,可能提示尿道存在炎症反应。慢性尿道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单纯尿常规结果不能作为唯一依据。
慢性尿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道损伤或长期刺激引起,尿常规检查能反映部分炎症迹象。例如,尿液中白细胞酯酶阳性或亚硝酸盐阳性可能暗示细菌感染,但部分慢性患者尿常规可能表现正常,尤其处于非急性发作期。此时需进一步做尿培养、尿道分泌物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及尿道结构是否异常。反复发作的慢性尿道炎可能与免疫力低下、生活习惯或基础疾病相关,需全面评估。
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注意采集晨起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避免分泌物污染样本。检查前应清洁外阴,避开月经期。若结果异常但无症状,建议复查或结合其他检查;若尿常规正常但持续存在尿频、尿痛等症状,仍需就医排查。慢性尿道炎的治疗需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日常应多饮水、避免憋尿及刺激性饮食,减少复发风险。定期随访监测有助于评估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