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低烧时,家长需保持冷静,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宝宝状态。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7.3°C至38°C之间,可能由感染、疫苗接种或环境因素引起。若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可先居家护理,避免盲目用药。
物理降温是处理低烧的首选方法。用温水32°C-34°C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4°C-26°C为宜。多给宝宝补充水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喂奶次数,预防脱水。若宝宝食欲下降,无需强迫进食,但需确保摄入足够液体。体温未超过38.5°C且无其他症状时,通常无需服用退烧药。
密切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嗜睡、持续哭闹、呕吐、皮疹或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若低烧持续超过24小时,或体温反复升至38.5°C以上,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成人药物,剂量不当可能引发风险。注意记录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宝宝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患病者。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低烧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