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后遗症需注意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预防跌倒和压疮、保持情绪稳定、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的科学性: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运动或错误姿势导致二次损伤。早期介入康复能有效改善肢体功能,但需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训练强度。重点训练患侧肢体,结合平衡和协调练习,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或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2.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脑中风复发的高危因素,需每日测量并记录数据。根据医嘱调整降压降糖药物剂量,避免擅自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饮食上减少盐分和糖分摄入,定期复查血脂和血管状况。异常波动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3.预防跌倒和压疮:行动不便者需使用拐杖或轮椅辅助,居家环境移除障碍物并安装扶手。长期卧床者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减少压力。夜间起床需有人陪同,避免因头晕或失衡导致摔伤。
4.保持情绪稳定:脑中风后易出现抑郁或焦虑,家属需多陪伴沟通,鼓励参与社交活动。可通过音乐、绘画等舒缓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或激动。情绪波动较大时寻求心理支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治疗。
5.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避免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控制总热量摄入防止肥胖。吞咽困难者需将食物制成糊状,进食时保持坐姿避免呛咳。
脑中风后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和血液指标,关注肢体功能变化。出现头痛、呕吐或意识模糊等异常症状立即就医。家属需学习急救措施,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