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治疗目标是消除病原体并缓解症状。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以及生活护理等综合措施,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
外用抗真菌药物是手足癣的首选治疗方式,常用的有唑类如克霉唑、咪康唑、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药膏、喷雾或溶液可直接作用于患处,抑制真菌生长。对于角化过度型手足癣,可配合使用角质溶解剂如水杨酸帮助药物渗透。若皮损面积较大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穿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有助于防止复发和交叉感染。
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和持续性,即使症状缓解也应坚持用药,确保真菌彻底清除。避免抓挠患处,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肝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应尽早干预并加强护理。若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加重表现,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日常预防重于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