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发病率确实男性高于女性。这一差异与生理结构、激素水平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数据显示,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2至3倍,尤其在30至50岁年龄段更为显著。
男性尿道更长且存在生理性弯曲,结石排出时更易受阻。雄性激素可能促进肝脏产生更多草酸,增加结石风险。女性雌激素则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并促进尿液中枸橼酸排泄,起到保护作用。职业因素如高温作业、饮水不足等男性居多,进一步加剧差异。饮食高盐、高蛋白偏好及肥胖问题也常见于男性群体。
预防尿道结石需注意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避免过多摄入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坚果。定期体检能早期发现微小结石,尤其有家族史或既往病史者更需重视。出现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拖延导致感染或肾功能损伤。适当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但剧烈运动可能诱发绞痛,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