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疼能否自愈取决于具体病因。部分轻微耳疼确实可以自行缓解,例如因短暂气压变化或轻微外耳道刺激引起的疼痛。但若耳疼由感染、外伤或其他疾病引起,则需及时就医干预,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耳疼的常见原因包括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聍栓塞或感冒引起的咽鼓管功能障碍。外耳道进水或掏耳不当可能导致轻微炎症,通常数日内缓解。中耳炎多见于儿童,细菌或病毒感染需抗生素治疗,拖延可能引发鼓膜穿孔或听力下降。耵聍堵塞引起的胀痛在清除后即可缓解,但自行掏挖可能损伤耳道。感冒或鼻炎导致的耳部闷胀感,随上呼吸道症状改善而减轻。耳周神经痛、颞下颌关节问题或牙齿疾病也可能放射至耳部,需针对性处理。
注意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药物,尤其鼓膜破损时可能加重损伤。游泳或洗澡后及时擦干外耳道,勿用棉签等硬物深入清洁。儿童反复耳疼或伴随发热、听力下降、耳流脓等症状,必须尽早就诊。长期戴耳机或暴露于噪音环境者需排查听力损伤。若耳疼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眩晕、面瘫等严重症状,提示可能存在内耳或神经系统病变,需紧急医疗评估。日常预防包括避免耳部外伤、控制过敏和上呼吸道感染,减少耳疼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