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是由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同时需加强日常护理。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
治疗鹅口疮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方案。制霉菌素混悬液是常用药物,每日涂抹患处数次,连续使用至症状消失后巩固几天。碳酸氢钠溶液可改变口腔酸碱环境,抑制真菌生长,用棉签蘸取后轻拭口腔。若反复发作或症状较重,医生可能开具氟康唑等口服抗真菌药。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乳头也需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日常需注意奶瓶、玩具的清洁消毒,喂养后喂少量温水以减少奶渍残留。
治疗期间需避免强行刮除白膜,以免损伤黏膜。药物使用需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观察婴儿进食情况,若拒食或哭闹加剧,可能提示疼痛加重,需及时复诊。保持婴儿手部清洁,防止抓挠后传播真菌。鹅口疮易复发,症状消失后仍需巩固治疗,并排查免疫缺陷等潜在诱因。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菌群平衡。若婴儿伴随腹泻、皮疹等全身症状,需警惕系统性真菌感染,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