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喉痹范畴。中医认为喉痹多因外感风热、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或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咽喉失养,引发红肿疼痛、异物感等症状。慢性咽炎与喉痹在临床表现上高度重合,均以咽干、咽痒、咳嗽为主要特征,因此中医常将慢性咽炎归入喉痹辨证论治。
中医对喉痹的辨证分型较为细致。风热袭肺型常见于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咽痛剧烈、黏膜充血;阴虚肺燥型多见于病程较长者,伴随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脾胃虚弱型则因运化失调导致痰湿凝滞,表现为咽部黏腻、异物感明显。治疗上注重整体调理,如疏风清热选用银翘散,滋阴润肺常用养阴清肺汤,健脾化痰则推荐六君子汤加减。外治法如针灸、穴位贴敷或含服中药制剂也能缓解局部症状。
慢性咽炎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烟酒及粉尘刺激。情绪紧张可能加重阴虚火旺,需保持心态平和。中药调理需辨证准确,滥用寒凉药物可能损伤脾胃。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异常表现,应及时排查其他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饮用罗汉果、麦冬等代茶饮辅助润喉,但需结合体质选择。适度锻炼增强卫外功能,有助于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