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尿路感染是由某些寄生虫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常见病原体包括埃及血吸虫、阴道毛滴虫等。这类感染主要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性传播或虫媒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尿道、膀胱或肾脏等部位出现炎症反应。
寄生虫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因病原体不同而异。埃及血吸虫感染可能导致血尿、尿频、尿痛,严重时引发肾积水或膀胱纤维化。阴道毛滴虫感染则以尿道瘙痒、分泌物增多为特征,易与细菌性尿路感染混淆。诊断需结合病原学检查,如尿沉渣镜检、血清学检测或PCR技术,明确寄生虫种类后针对性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甲硝唑等,同时需关注并发症,如肾脏功能损伤或继发细菌感染。
预防寄生虫性尿路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疫水或使用未消毒的洗浴设施。在流行区,饮用煮沸水或过滤水可降低血吸虫感染风险。性传播途径的寄生虫感染需采取保护措施。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定期复查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疗效,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警惕重症感染可能,必要时联合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