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肝吸虫后可能出现腹痛、食欲减退、腹泻、发热、生长发育迟缓。具体分析如下:
1.腹痛:肝吸虫寄生在肝胆管内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右上腹或中上腹持续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与感染程度相关,严重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虫体机械性刺激胆管壁是主要诱因,长期感染可能发展为胆管炎或胆结石。
2.食欲减退:肝吸虫代谢产物会干扰消化功能,引发厌食或拒食现象。胆汁分泌受阻影响脂肪消化,进一步加重进食障碍。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体重下降,需结合肝功能检查评估损伤程度。
3.腹泻:虫体阻塞胆管导致胆汁不足,肠道内脂肪消化不全引发脂肪泻。粪便常呈淡黄色、带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反复腹泻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需警惕脱水症状。
4.发热: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38℃以上中低热,与虫体移行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若合并细菌感染可出现弛张热,需与普通感冒鉴别。血常规检查常见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5.生长发育迟缓:慢性感染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吸收障碍,影响骨骼与神经系统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严重者可能出现贫血或佝偻病。早期驱虫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生食淡水鱼虾。确诊需结合粪便虫卵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规范用药可完全治愈。日常注意饮食卫生,流行地区需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