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积水和尿路感染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改善积水、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恢复、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具体分析如下:
1.抗生素控制感染:尿路感染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头孢类等,疗程通常为7-14天,严重感染需静脉给药。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及尿常规,确保感染完全清除,避免复发或转为慢性。
2.解除尿路梗阻改善积水:双肾积水多由结石、狭窄或肿瘤导致,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梗阻位置。轻度积水可尝试药物排石或支架植入,重度积水需手术解除梗阻,如输尿管镜碎石或肾造瘘,以恢复尿液引流功能。
3.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若积水合并感染且抗生素无效,需紧急手术引流脓液或切除病灶。长期梗阻导致肾功能损害者,可能需肾盂成形术或输尿管重建,术后需密切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
4.调整生活方式促进恢复: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稀释尿液,减少结石风险。避免憋尿及辛辣刺激食物,保持会阴清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尿流动力学,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病情。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进展: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超声或肾功能,观察积水是否复发。长期随访可及时发现残余结石或新发梗阻,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出现发热、腰痛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饮食清淡为主,戒烟限酒,减少对泌尿系统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