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的治疗包括吸氧改善缺氧状态、使用利尿剂减少体液潴留、应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负荷、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机械通气辅助严重呼吸衰竭。具体分析如下:
1.吸氧改善缺氧状态:肺水肿导致肺泡内液体积聚,严重影响气体交换。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可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对于严重病例,需采用无创或有创通气支持,确保组织氧供。氧疗同时需监测血气指标,避免氧中毒或二氧化碳潴留。
2.使用利尿剂减少体液潴留:呋塞米等袢利尿剂能快速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肺循环压力。静脉给药后15-30分钟起效,可降低肺动脉楔压。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钾血症或血容量不足。长期使用需调整剂量,避免肾功能损害。
3.应用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负荷: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可扩张静脉和动脉,减少回心血量及外周阻力。静脉滴注需严格控制剂量,防止血压骤降。尤其适用于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诱发的肺水肿,用药期间持续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
4.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多巴胺或米力农可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输出量。适用于合并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的病例。需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输注速度,避免心律失常或心肌耗氧量增加。
5.机械通气辅助严重呼吸衰竭:当氧疗无效或出现呼吸肌疲劳时,需采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能减少肺泡渗出,改善氧合。通气参数需个体化设置,防止气压伤或循环抑制。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限制钠盐摄入。避免过度输液加重心脏负担,同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密切观察神志、尿量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