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可能导致白细胞轻度升高。月经期间,体内激素变化和子宫内膜脱落过程可能引发轻微炎症反应,从而刺激免疫系统活动,使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出现生理性增高,通常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但数值多在正常范围上限或略超标准。
白细胞增高的机制与经期特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剥脱时,局部组织会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这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激活骨髓造血功能,促进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释放。同时,经期宫颈黏液栓暂时消失,生殖道防御屏障减弱,机体通过增加白细胞数量来加强免疫监视。临床观察显示,健康女性经期白细胞计数可能升至10-15×10⁹/L,但通常无核左移现象,且月经结束后1-3天内可自行恢复。这种变化属于适应性生理反应,与感染性炎症导致的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存在本质区别。
需注意鉴别经期白细胞增高与其他病理性因素。若白细胞计数持续超过15×10⁹/L,伴随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需警惕盆腔感染等妇科疾病。经期采血检查时应主动告知生理周期阶段,避免干扰其他检验项目结果的判读。日常需加强经期卫生管理,但无需因单纯白细胞轻度升高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建议在月经结束后复查血常规,动态观察指标变化更有利于准确评估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