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白蛋白血症的治疗包括补充优质蛋白质、纠正原发疾病、限制钠盐摄入、使用药物促进合成、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优质蛋白质:通过饮食或肠内营养补充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及豆制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根据病情调整,严重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对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者,可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以提高利用率。
2.纠正原发疾病:低白蛋白血症常继发于肝病、肾病或慢性炎症,需针对病因治疗。肝硬化患者需护肝并控制门脉高压,肾病患者需减少蛋白尿,感染性疾病需积极抗感染。原发病控制后,白蛋白水平可逐步恢复。
3.限制钠盐摄入:钠潴留会加重水肿,每日食盐摄入应低于3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同时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对于合并腹水或水肿者,可联合利尿剂治疗,但需防止电解质紊乱。
4.使用药物促进合成:在营养支持基础上,可选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某些中药成分或肝细胞生长因子。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及白蛋白水平,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
5.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严重低白蛋白血症或急性并发症时,可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快速提高血浆渗透压。输注剂量需根据病情及体重计算,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及过敏反应,避免短期内重复使用。
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白蛋白水平及肝肾功能,避免过度依赖外源性白蛋白。饮食调整与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出现不适及时就医。